最新 2025-09-02

LoRaWAN®协议,如何为工业制造的数字化转型赋能?

分享到:

当前,在智能化、数字化与绿色化的时代背景下,追求效率、质量、低碳、安全的生产生活方式已成全体人类的共同目标。然而,环顾众多国家的传统工业制造领域,质量检测、物料搬运、能耗监控、安全巡检及仓储盘点等工序流程依然高度依赖人工执行,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生产效率提升乏力,严重阻碍了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而工业物联网,作为传统工业及制造业数智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正以高效的现代化作业方式重塑产业格局。其主要通过在生产设备、物料仓库及作业环境中部署数据采集器与控制终端,并采用适配的无线通信技术将其数据汇总传输至控制调度中心,从而实现对关键生产参数的实时监控与作业设备的高效管理。

其中,LoRaWAN®作为一种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具备低功耗、远距离与抗干扰能力强等连接特性的无线通信技术,可在数公里通信距离内接入上千个低功耗终端节点(传感器节点、执行设备节点),是传统工业制造实现高效生产、降本节能与远程管理的首选通信解决方案之一。

LoRaWAN®协议,赋能传统工业制造能效升级

LoRaWAN®是一个在物理层采用LoRa调制解调技术(基于线性调频扩频 CSS 原理)的,在数据链路层定义了数据传输、节点认证、信息安全机制的,在网络层提供路由管理、网络拓扑维护及跨网关设备漫游支持等功能的低功耗广域网(LPWAN)协议。

LoRaWAN®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基于开放标准,可依托LoRa调制技术实现超远的网络覆盖范围与强大的物理穿透能力,兼具低功耗、低成本部署特性,且内置高安全性机制,能灵活适配多场景并保障设备互通兼容。

LoRaWAN®在智能工业中的应用示意图 图源:LoRa联盟官网

如上图所示,在石油与天然气行业中,通过在油/气田中心区域布设LoRaWAN®网关,并为相应的储存装置安装支持LoRaWAN®节点特性的数字传感器(如压力、流量、液位等),即可快速完成网络部署,在复杂的作业环境中实现对油气存储、输送及开采过程中关键参数的实时采集,从而支持对成百上千个罐体、管道、压力容器、旋转设备、泵阀和钻井等设备的泄漏检测和预测性维护,提升设备管理效率。

在化学化工行业中,通过在厂区中心布设LoRaWAN®网关,并为反应釜、输送管道、通风装置等设备配置支持LoRaWAN®节点特性的数字传感器(如温湿度、气体、浓度等),即可快速完成网络部署,实现对化学反应过程中关键数据的精准采集,且还能基于数据的波动快速对相关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实时预防化学品泄漏、有害气体扩散等安全隐患,全方位保障生产效率与人员安全。

RFM6601,工业物联网的通信“利器”

值得一提的是,当传统工业及制造业借助工业物联网强大的互联互通能力成功完成数智化转型时,一款无线通信性能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硬件载体就成为了实现数据可靠传输的核心支撑。

例如,RFM6601就是一款华普微自主研发的,通过FCC/CE/IC认证的,具备低功耗、高灵敏度、远距离通信与高性价比等优势的LoRaWAN®模块,其采用先进的数模混合设计,基于独创自适应速率算法,能高效构建LPWAN网络,支持LoRaWAN®节点,大幅延长终端设备(尤其是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LoRaWAN®模块——RFM6601产品参数

RFM6601基于CSS扩频调制技术,具备天然的抗多径干扰能力和穿透能力,在低信噪比环境中仍能稳定、准确地传输数字信号。同时RFM6601还可提供丰富的外设功能,包括多个通用GPIO,32.768 kHz外部晶体振荡器,信道侦听,高精度RSSI测量,以及12位高速ADC及DAC等。

展望未来,随着工业物联网与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渗透,LoRaWAN®协议的开放性、远距离通信优势将进一步释放工业制造的“数智潜能”,令传统工厂从“分散监测、人工调度”的生产模式,逐步升级为“全域感知、自主协同”的智能生态,与工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浪潮同频共进,最终为人类勾勒出一幅智慧工业的新图景。

在线选型

资料下载

期待您的来电 4001-189-180

联系电话

咨询邮箱

微信公众号

TOP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