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2025-07-08

告别“电量焦虑”,BLE如何提升可穿戴设备续航能力?

分享到:

在物联网、AI、云计算等技术深度融合的智能化浪潮中,智能手表、心率带、健康手环等可穿戴设备正以“健康助手”的形式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这些设备通过持续监测心率、睡眠质量、活动水平等健康数据,不仅能帮助用户主动规划健身目标、追踪运动效果,还能与智能手机和健康管理APP实时同步数据,提供多维度的健康管理见解,是连接个体健康需求与数字化健康服务的关键纽带。

然而,受限于设备体积与电池容量等物理限制,智能可穿戴设备在长时间运行中常面临“续航焦虑”。低功耗蓝牙(BLE)技术,凭借其核心低功耗特性,能够大幅降低设备无线传输功耗,使设备在长时间健康监测、数据同步等场景中保持更持久的续航表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主流技术方案。

为什么是BLE?

相比经典蓝牙技术,BLE优化了协议栈设计、LE Power Control(功率控制)功能与休眠算法等能力,可大幅提升小型终端设备在电池供电条件下的续航时间,

例如,在智能手表领域,为实现健康监测、运动追踪、环境感知等功能,其内部通常集成有加速度计、陀螺仪与温度等传感器件,用以将使用者的数据指标上传至手机或其他终端设备进行处理和分析。

在此过程中,如果不对传输频率、传输功耗与休眠时间进行控制,那么设备电池将在数小时内快速耗尽。而采用BLE技术则可显著延长设备续航时间,极大地减少了用户频繁充电的烦恼。

BLE设备在休眠模式下功耗可低至微安级别,仅在需要传输数据期间被短暂唤醒,且可快速与目标设备建立连接,完成小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同时还能通过链路层的纠错机制和重传机制,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健康手环领域,该设备主要用于持续监测用户的睡眠质量、步数、心率、卡路里消耗等健康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上传至手机或其他终端设备进行处理和分析。

由于健康监测需覆盖用户全天活动场景(如夜间睡眠、日常通勤、运动时段等),设备需具备极高的续航能力,而采用BLE技术则可显著延长设备续航时间。

此外,该设备还可在维持低功耗的前提下,实现与智能手表、体脂秤、智能手机等多终端的数据互联,使用者运动时,设备可将实时心率数据同步至手表显示;运动结束后,又可将卡路里消耗数据推送至体脂秤APP,与体成分分析结果整合生成更精准的健康报告,进一步强化了其在数字化健康管理生态中的核心作用。

HM-BT4531,低功耗、高性能蓝牙模块

从技术原理到实际应用,BLE协议的低功耗与高可靠等特性最终都需要通过具体的硬件模块来实现落地。

在可穿戴设备领域,一款优秀的BLE模块不仅要具备低功耗的核心优势,更需兼顾连接稳定性、抗干扰能力及集成便捷性,才能真正将技术价值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使用体验。

例如,华普微自主研发的HM-BT4531就是一款通过BQB认证,通过FCC/CE/IC/SRRC认证,采用智能干扰消除技术,可优化蓝牙设备连接稳定性,在复杂环境下实现更为可靠的无线连接的低功耗、高性能BLE模块。

HM-BT4531基于新一代高性能、超低功耗蓝牙5.2芯片CMT4531,采用32位ARM® Cortex®-M0 内核最高频率64MHz片上集成48KB SRAM 256KB FLASH集成先进的5.2 BLE射频收发器,搭载集成PCB天线和外置天线座,支持无线数据透传功能,通过与外部MCU进行通信,可以快速实现BLE从设备与手机、平板等BLE主设备的无线连接和数据通信,外部MCU的资源占用低,可快速集成。

此外,用户数据格式由上层应用程序自行定义。移动设备可以通过APP对模块进行写操作,写入的数据将通过模块对外接口发送给用户的MCU。

模块接口收到来自外部MCU的数据包后,将自动转发给已经连接的移动设备。用户需完成主MCU 的代码设计以及智能移动设备端APP代码设计。

展望未来,随着蓝牙技术的持续迭代与创新,BLE模块将会在传输距离、传输速率、抗干扰能力及运行功耗等性能指标上取得更大突破,而这也将持续拓宽可穿戴设备的性能边界,推动用户体验迈向新高度,进一步巩固BLE协议在低功耗短距无线通信领域中的核心地位。

在线选型

资料下载

期待您的来电 4001-189-180

联系电话

咨询邮箱

微信公众号

TOP
联系我们